<wbr id="r515p"></wbr>

  1. <i id="r515p"></i>
    <i id="r515p"></i>

        <i id="r515p"></i>

        央行: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(2023Q1)

               瀏覽次數:256次     發布人:管理員     發布日期:2023-06-29

        一季度,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各地區各部門著力穩預期、強信心、抓落實,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,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,生產需求企穩回升,經濟運行開局良好。初步核算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4.5%,環比增長2.2%。

        一、消費穩步恢復,投資平穩增長,進出口保持增長

        居民收入平穩增長,市場銷售較快恢復。一季度,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,同比名義增長5.1%,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.8%,分別比上年加快0.1個、0.9個百分點。收入分配結構持續改善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均快于城鎮居民2.1個百分點。一季度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.8%,增速由負轉正?;旧铑愊M穩定增長,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、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.0%和7.5%。升級類商品銷售大幅增長,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、書報雜志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3.6%、13.4%。一季度人民銀行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,傾向于“更多消費”的居民占23.2%,比上季增加0.5個百分點。

        投資平穩增長,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。一季度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107282 億元,同比增長5.1%,與上年持平。分領域看,制造業投資增長7.0%,高于全部投資1.9個百分點;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.8%,高于全部投資3.7個百分點;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.8%,降幅縮窄。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6.0%,快于全部投資10.9個百分點;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8.3%,其中衛生、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1.6%、6.2%。

        貨物進出口保持增長,貿易結構繼續優化。一季度,以人民幣計價的貨物進出口總額98877億元,同比增長4.8%,較上年四季度加快2.6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增長8.4%,進口增長0.2%,貿易順差14090億元。貿易結構持續優化,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5.3%,比上年同期提高1.9個百分點。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4.4%,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2.4%。貿易伙伴進出口持續增長,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進出口增長16.1%,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6.8%。

        外商直接投資平穩增長,延續向高技術產業聚集的態勢。一季度,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85億元,同比增長4.9%。引資結構持續優化。一季度,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567億元,同比增長18%。其中,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、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引資分別增長55.7%、50.3%、24.6%。

        二、農業生產形勢穩定,工業生產持續恢復,服務業明顯回升

        一季度,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5億元,同比增長3.7%;第二產業增加值107947億元,增長3.3%;第三產業增加值165475億元,增長5.4%。

        農業生產形勢穩定,畜牧業穩定增長。一季度,農業(種植業)增加值同比增長3.6%。冬小麥長勢總體正常,春耕備耕有序推進。一季度,豬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2.5%,其中,豬肉產量增長1.9%。一季度末,生豬存欄同比增長2.0%,生豬出欄同比增長1.7%。

        工業生產逐步恢復,企業預期總體改善。一季度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0%,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.3個百分點。從三大門類看,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2%,制造業增長2.9%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.3%。分經濟類型看,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3.3%,私營企業增加2.0%。分產品看,太陽能電池、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3.2%和22.5%。

        服務業明顯回升,接觸型服務業增長較快。一季度,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.4%,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.1個百分點。其中,住宿餐飲業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,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.6%、11.2%、6.9%。3月,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9.2%,比1-2月加快3.7個百分點。其中,住宿餐飲業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,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29.9%、12.0%、 11.9%。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.9%。1-2月,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.4%。

        三、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,生產價格降幅走擴

       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逐月回落。一季度,居民消費價格(CPI)同比上漲1.3%,漲幅比上季度回落0.6個百分點,月度漲幅分別為2.1%、1.0%和 0.7%。其中,春節因素導致多數鮮活食品價格先漲后跌,生豬供給增加拉動豬肉價格持續下跌,疊加基數影響,食品價格同比漲幅較上季度回落1.4個百分點至3.7%。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,國內能源價格有所下行,一季度均值與去年同期持平。疫情防控優化推動出行等服務需求恢復性上漲,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.8%,漲幅較上季度擴大0.2個百分點。

        生產價格降幅逐月擴大。受能源價格下跌和上年同期高基數影響,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(PPI)同比降幅逐月擴大。一季度,PPI同比下降1.6%,降幅比上季度擴大0.5個百分點,月度降幅分別為0.8%、1.4%和 2.5%。一季度,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(PPIRM)同比下降0.7%,降幅較上季度擴大0.7個百分點。人民銀行監測的企業商品價格(CGPI)同比下降0.5%,比上季度低4.0個百分點,比上年同期低6.7個百分點。

        四、財政收入平穩增長,財政支出增長較快

        一季度,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341億元,同比增長0.5%。其中,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下降4.7%、增長5.0%。全國稅收收入51707億元,下降1.4%。其中,國內增值稅增長12.2%,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9.3%,國內消費稅、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下降22.2%、4.4%。非稅收入10634億元,同比增長10.9%。

        一季度,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915億元,同比增長6.8%。其中,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分別增長6.4%和6.9%。從支出結構看,衛生健康支出、農林水支出、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較快,同比分別增長12.2%、10.9%和9.6%。

        五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

        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回落。一季度,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.5%,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.1個百分點。3月,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.3%,比上月下降0.3個百分點。其中,25-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.3%,低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1.0個百分點;16-24歲青年人失業率為19.6%。

        六、國際收支及外債

        初步統計,2023年第一季度,我國經常賬戶順差820億美元,與GDP之比為2.0%,繼續處于合理均衡區間。其中,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 1299億美元,服務貿易逆差470億美元。雙向直接投資保持合理有序,其中對外股權投資凈流出313億美元,來華股權投資凈流入283億美元。截至2023年3月末,外匯儲備余額31839億美元,較2022年末增長562億美元,主要受匯率折算和全球資產價格調整等非交易因素影響。外債方面,截至2022年12月末,我國全口徑(含本外幣)外債余額24528億美元。其中,短期外債余額為13380億美元,占外債余額的55%。

        七、房地產業

        2023年3月,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.4%2.9%,均較上年末收窄0.9個百分點。1-3月,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.8%,銷售額同比增長4.1%;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.8%,其中,住宅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.1%。3月末,全國主要金融機構(含外資)房地產貸款余額53.9萬億元,同比增長1.3%。其中,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8.9萬億元,同比增長0.3%;住房開發貸款余額10萬億元,同比增長4.5%。

        總之,2023年以來,我國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,需求收縮、供給沖擊、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,市場需求逐步恢復,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。展望未來,經濟延續復蘇態勢有諸多有利條件。一是居民收入增長有所恢復,消費場景改善,消費傾向回升,就業形勢總體穩定,內需潛力將進一步釋放。二是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,基建投資繼續發揮穩增長重要支撐作用,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加大,房地產走穩對全部投資的下拉影響也會趨弱。三是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齊全,配套能力強,出口仍具備結構性優勢。四是已出臺政策措施持續顯現成效,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,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,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大,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適宜環境??傮w看,我國經濟運行有望持續整體好轉,其中二季度在低基數影響下增速可能明顯回升,為順利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打下堅實基礎。

       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,國內經濟內生動力還不強、需求仍然不足。從國際看,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,通脹仍處高位,地緣政治沖突持續,主要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,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,不穩定、不確定、難預料因素較多。從國內看,疫情“傷痕效應”尚未消退,居民收入預期還在恢復,青年人就業壓力較大,消費復蘇動能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,政府投資撬動社會投資仍存制約,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也可能使外需持續承壓。但也要看到,我國經濟韌性強、潛力大、活力足,具有市場規模巨大、產業體系完備、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條件,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。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,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綜合施策釋放內需潛能,多措并舉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,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。

        此外,物價水平溫和上漲,下半年可能逐步回升。今年以來,我國物價漲幅逐步回落,主要受食品、能源價格拖累,其中食品CPI一季度環比持平,明顯低于往年1%左右的水平,車企降價促銷力度較大也帶來短期下拉影響;而服務CPI環比累計漲幅已接近疫情前水平,尤其是機票、住宿、文娛等線下活動分項回升明顯。PPI在高基數影響下保持低位運行。當前我國經濟還處于恢復發展過程中,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,二季度CPI漲幅可能繼續保持低位;隨著政策效果持續顯現,市場需求穩步恢復,供需缺口趨于彌合,對價格的帶動會逐步增強,加之基數效應消退,下半年通脹中樞有望溫和回升,CPI可能逐步向往年均值水平靠攏。中長期看,我國經濟供需總體平衡,貨幣政策保持穩健,居民通脹預期平穩,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。

        來源:陳博觀察



        版權所有 ?2018 阜陽市潁科創新投資有限公司
        皖公網安備 34120202000302號 皖ICP備18016574號-1
        技術支持: 阜陽市大數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
        中文天堂在线www爽一爽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_亚洲最大无码aⅴ在线观看_亚洲无码自拍偷拍视频